获得更好的采集效果
一、采集更高质量的图像
如用户对图像画质有更高要求,建议搭配以下方式进行辅助采集,以确保产物质量稳定。

搭配棍状物体实现手动采集
用户可使用棍状物体(如:拖布、扫把等)配合手机进行采集,以保证产物质量稳定。

用户可将手机竖直放置在棍状物体顶端,夹紧双臂,以手机为圆心,环绕手机进行采集。
推荐用户使用棍状物体配合采集,可以帮助用户更便捷的保持以手机为圆心进行转动采集,符合采集规范,保证产物稳定,防止因用户手抖导致出现各类图像问题。
搭配 REALSEE G1 实现自动采集
使用REALSEE G1智能云台设备可以解决手机拍操作成本高、产物质量不稳定等问题。

二、获得更好的采集效果
1.路径规划
在空间采集过程中,合理的点位分布与采集路径,不仅可以提升采集效率,更能提高采集后的模型效果以及游走体验。
1.1 点位分布

点位放置,需遵从以下原则:
a,点位与墙体保持20cm以上的距离,如距离过近可能会导致图像扭曲。
b,两个点位之间,要有充足的共视区域,共视区域较小会导致自动拼接失败。
c,两个点位之间,间隔距离保持2-3米,保证后期采集效果的呈现。
d,采集跨越空间时,需要在空间连通处或前后位置放置点位(如门、垭口、转角等)。
1.2 采集路径

规划采集路径,建议如下:
a,采集只有单个区域的空间时,建议可以按照“模拟用户在空间内实际浏览的动线”,进行采集;
b,采集由多个区域组成的空间时,建议按照“顺时针或者逆时针”的方向,逐个区域进行采集,以免区域漏采或路径重复。
🙋🏻♀️如您在使用产品时遇到任何问题,点击添加产品小助手及时帮您解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