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 分钟测量,15 分钟直出 CAD
庞加莱智慧量房,开启空间数字化新时代工期瞬缩,抢先盈收
告别拖延工期,提前抢占市场,减少空置成本。例1:北京某保障房小区房屋改造设计,测量出图设计,4天即可完成,100余套房屋提前30天投入使用。
例2:某品牌全国连锁门店测量、装修翻新,从前数周的工作量可以压缩到几天内完成,早日开业获客。

解放生产力,提升转化
无需传统人工绘制 CAD 的繁细流程,一键自动出图,标注测量数据,门窗、管道、电箱等立面信息。大大解放生产力,帮助设计师摆脱反复的测量与数据录入工作,将精力专注于设计沟通与方案优化,以提升服务质量、促进客户转化。

数据公允,精准降本
最大程度防止人因,减少返工率;让成本更省,让测算判断更有信心。专业级别测绘,测量套合精度 < 20mm 输出结果公允、可靠,无需重复校验。最大程度避免人为测量、记录、绘图的缺陷和误差,预防数据缺失和后期施工材料浪费。

透明高效,信任升级
量房时间仅需几分钟,减少对业主生活的打扰;数据透明、可视化增加信任感,支持可落地的精准报价方案。不仅记录基础量房数据,还可采集整个空间的三维信息,通过领先的 SLAM 算法展示,确保设计、施工和验收的精准对接。

硬核技术,效率革命
无缝协同,丝滑体验
庞加莱测量完成后,无需人工复杂流程耗时,后台即可自动生成 .dxf 格式的标准 CAD 文件,全自动标注测量面积、周长、挑高,墙体、门窗等信息,并包含尺寸参数。可立即远程下载,更可直接导入AutoCAD、SketchUp等专业软件,协同其他人员,迅速开展后续施工设计。示例CAD.dxf 下载

超薄点云,辅助提效
提供 .ply 原始点云文件,可直接导入CloudCompare、Revit、MeshLab、SketchUp、3ds Max等软件,实现精准复尺、高效辅助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。避免人员多次往返、反复前往现场测量,大大降低数据沟通、细节确认成本,节约大量工程时间。示例点云.ply下载

体验案例

适用场景

存量改造
解决工期短、任务重,人工测量耗时长等难题。

建筑测量
老旧建筑原始图纸缺失,历史保护建筑数字化存档。

商业空间
商场、店铺装修布局优化,租赁面积核验。

工业厂房
设备布局规划、安全通道合规检查。

16 线激光通道 + 120 米半径
16 线激光雷达,0.05 - 120 米超长扫描半径,构成了范围足够大、数据密度足够高的扫描覆盖区域,全面扫描每一处细节,无论是近距离细节还是远距离的大型结构,广泛的测距范围提高了扫描仪在各种环境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。

32 万点 / 秒激光点频
庞加莱 Poincare 32 万点 / 秒高点频,能够快速生成大量的点数据,不仅加快了扫描过程,还提高了点云的密度和精度,对于实时扫描和高效建模非常有帮助,尤其是在需要快速获取和处理大量数据的场景中。

360° x 270° 激光视场角
庞加莱 Poincare 的激光视场角为 360° x 270°,实现水平 360° 、垂直 270° 的大范围扫描,减少了在扫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死角或盲区,从而提高扫描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。

Class 1 激光安全等级
庞加莱 Poincare 激光属于 Class 1 级别,对人眼不会造成损伤,不需要佩戴额外的保护设备,大大提高操作的舒适性和便捷性,工作时间也能扫描,无需大范围清场/防护。
薄云似缕,1 毫米单层点云
基于高质量 SLAM 结果,采用多策略点云处理算法,使得点云厚度可薄如纸 1 毫米厚度的单层点云,生成均匀且细致,清晰呈现空间细节,同时可以减少数据冗余,提高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,测量更加精准。
多相机联合采集,强强联手
庞加莱 Poincare 的相机系统通过精细分工,实现了从大范围场景到微观细节的覆盖,其多层次、多维度的视觉信息采集,为点云数据赋予了丰富色彩和细节,满足了高精度测绘与视觉效果的需求。赋色相机:高清影像,着色真实
庞加莱 Poincare 搭载 4 个赋色镜头,125° x 92°(163°)的广阔视野,能够大范围捕捉环境中的丰富色彩,使庞加莱 Poincare 能够在大型场景中采集生动逼真的色彩画面,极大地提升了点云数据的视觉表现力。
特写相机:长焦特写,分毫毕现
在需要更高精度和细节的场景中,凭借 4.4 毫米焦距,特写相机能够捕捉到微小结构的色彩和纹理,确保在细节丰富的环境中,任何微小的变化都不会被遗漏。
SLAM 相机:视觉优化,位姿精准
SLAM 相机以其 195° x 151°(200°)的宽广视野和 50 赫兹的高刷新率,使庞加莱 Poincare 能够在动态环境中维持稳定的定位与建图功能,确保测绘结果的高精度和一致性。

全流程上“云”,自动化处理,拒绝繁琐
庞加莱 Poincare 采集以后,所有的数据都会自动传输到云端,并生成点云,且在这个过程中,从采集到传输到产物生成,全流程算法自动处理,无需任何人工参与,操作便利性和工作效率大大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