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集教程
采集教程
1、采集方案制定
1.1 空间预勘与空间整理
在开始采集工作之前,用户必须进行空间的现场勘查工作,以了解采集对象及其周边环境;同时建议用户整理或处置好空间中的异物,以提升采集效果。
室内空间:
勘查室内所有房间,熟悉空间结构布局;
提前打开需要采集空间内的所有<门/帘子>,清理行走区域内的障碍物,保障采集过程中的数据连续性;
打开空间中的合理照明,保持采集现场的整洁,避免影响到点云的采集效果。
室外空间:
勘查区域所有目标采集物体,熟悉区域内道路联通及物体分布;
清理行走区域内的障碍物,对危险区域做好标记/遮挡,保障采集过程中的数据连续性与人员安全性;
1.2 路线规划
根据现场勘查结构,设计最佳扫描路线,减少扫描盲点,尽量避免后期补测工作。扫描路线应尽量形成多个闭合环,以确保相对位置准确,提高整体拼接精度。根据设计路线,完成所有空间点云的扫描。
重要提示:目前庞加莱支持单项目30分钟的采集时长,行走轨迹约为1.8~2公里,设计路线时应参考该长度。
2、开始采集
采集你的第一个点云数据
2.1 根据采集路线规划,在路线起点处,平稳放置好设备(可放在地面/台面上),采集人员需要避开雷达与彩色镜头的可视区域(建议蹲/站在设备正后方);
2.2 进入如视VR app主页,连接庞加莱设备,点击<开始采集>;
2.3 进入采集页面,点击<底部蓝色按钮>,蓝色按钮的光圈开始转动,庞加莱设备预启动;

2.4 设备启动成功后,会发出“滴”的提示音,同时app的采集页面会出现点云数据;在此之前不用移动设备;
2.5 采集页面会展示<已采集时长>、<已行走距离>、<实时行走速度>等信息;

2.6 拿起庞加莱,握持于胸前位置,并与身体保持15~20厘米的间距,设备雷达与面部平齐即可;
2.7 开始匀速行走,进行空间采集;

2.8 采集过程中,若采集轨迹较长,可短暂驻足休息,休息过程中可放下设备,不可点击结束采集、不可将雷达或镜头朝向自己;
2.9 采集完成,长按<底部蓝色按钮>2~3秒,蓝色光圈会旋转一周,等待雷达停止转动,停止采集;

2.10 点击采集页面右上角<完成>,输入项目名称,点击<生成>开始上传文件,上传完成后等待云端处理,即可自动生成项目。

“上传”tips:
上传文件时可能会使用到移动网络,用户可以保存项目,后续在有Wi-Fi的环境进行上传处理。
项目保存:空间采集完成后,点击采集页面右上角<完成>,输入项目名称,点击右上角<保存>,即可保存项目草稿。
一般情况下,上传时间与采集的“数据时长”及“当前网速”正相关。
当VR处理完成后,用户手机会收到项目处理完成的消息提示,建议打开手机<设置>中--如视VR app 的消息提示。
上传过程中,手机不可息屏/断网。庞加莱可以关机。
“生成”tips:
项目生成:由系统自动触发,无需人工操作。
一般情况下,项目“生成用时”与“采集时长”正相关;
2.11 项目生成后,用户可以点击项目卡片进行预览,并在移动端进行简易编辑,相对复杂的操作可以到PC端进行详细编辑。
PC端编辑器地址:https://my.realsee.cn/
2.12 点击项目右下角<更多>按钮,将空间设置为活跃空间;点击<分享>按钮,即可以链接的形式将VR分享到其他社交平台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