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大校史馆 × 如视:VR 漫游百年北大,沉浸领略时代精神
北大校史馆联合如视打造的线上数字空间 ,以高精度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可交互式 VR 展厅展馆。不仅突破物理空间壁垒,破解线下参观局限,更让 “爱国、进步、民主、科学” 的北大精神借由数字载体跨越时空,以更鲜活的姿态触达大众,让百年校史的文化力量生生不息。

合作亮点速览
本次合作为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与如视联合发起,通过如视高精度三维重建技术,1:1 数字化复刻北京大学校史馆,将校史馆内【百年北大】展厅与 800 余件展品转化为可在线交互游览的数字资产,突破时间空间限制,在线弘扬传播北京大学文化精神。
背景
北京大学校史馆坐落于燕园校区西校门内荷花池畔,1998 年 05 月北京大学百周年校庆时奠基,2002 年 05 月 04 日正式开放。馆舍分为三层,建筑面积 3100 平方米。首层为序幕厅及专题展厅,除展出自办及与校内外单位或个人联合举办的校史专题展览外,亦可承接各种题材的专题展览。地下一层为“今日北大——北京大学发展成就展”,展出北京大学新时代的发展成就。地下二层为北京大学百年校史陈列,以“爱国、进步、民主、科学”的光荣革命传统、“勤奋、严谨、求实、创新”的优良学风及“思想自由,兼容并包”的学术精神为主线,将北大百年发展历程分为九个阶段依次展示。地下二层设有北京大学名人墙,展出了北大历史上杰出的革命家、思想家、理论家、科学家、教育家的生平简介及照片。
痛点
• 预约难:北大每日开放 3000 个参观名额需提前7天在官方小程序,高峰时段排队长度可达到近百米,入校需要排队约 1 小时
• 体验浅:游览人数多“拍照游”现象普遍,体验浅层化,对其文化内涵难以深入了解
• 管理难:校园秩序与资源管理压力大。人流密集干扰教学,公共设施与服务超负荷,存在“黄牛”市场化等现象
解决方案

1:1 精准复刻线下空间
使用如视自研的激光VR扫描仪 伽罗华 P4,搭载高精度激光雷达与高解析力镜头模组,实现精准复刻。
单点画面像素可达 3 亿像素,完整复刻展品肌理,8 倍放大细节依旧锐利。

智能导览打破参观限制
3 秒极速加载,打破时空限制,全国各地人群都随时随地——开启身临其境的线上展览参观之旅;
支持一键直达展品、智能导览漫游、展区精准分区等功能,带来丰富流畅的交互体验。

展品三维立体沉浸交互
精选立体展品“大学堂牌匾”、“五四印章”、“爱心社社章”等重点展品进行高保真 3D 建模,在 VR 空间内实现全方位立体交互。
用户可旋转、缩放、无死角鉴赏细节,自由互动,获得超越线下的升维观展体验。
达成效果
1)覆盖范围扩展,实现普惠性文化传播
让北大“爱国、进步、民主、科学”的精神突破围墙,触达更广泛人群,消除地域与参观限制。
2)文化传播深度提升
用户可沉浸式探索百年北大历程,通过交互、讲解等功能深入理解展品历史内涵。
3)校园管理优化
分流线下人流,缓解秩序压力;抑制“黄牛”乱象,保护实体设施。